WEDCV155VD5RRV515DV

 

內容簡介

  在康德大部分的哲學著作中,都是深奧、抽象難解的,然而在本書中,他卻是以最親切的方式來論說成人世界要如何來引導、教養兒童。在道德陶冶或實際的教育方面,都主張必須讓兒童自己本身去瞭解、領悟到他作為一個人所應盡的義務、責任和行為,才能在教育的過程中使一個孩子發展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對家長或教師而言,在教導兒童的過程中,若能依循其理念:在心中存著人的觀念、人的尊嚴,來教導兒童,並經常閱讀、瞭解並熟悉這些基本原則,必要時透過討論的方式來澄清一些觀念,應可使我們在教導孩子的過程中防患於未然,而更有助於培養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基本上,康德的教育理論受到盧梭《愛彌兒》很大的影響,所以重視從兒童本位出發的教育理念。

本書特色

  透過大師康德的教育洞見,提供當代老師及所有父母參考,要如何來引導、教養兒童的教育省思。在康德大部分的哲學著作中,都是深奧、抽象難解的,然而在本書中,他卻是以最親切的方式來論說成人世界要如何來引導、教養兒童。基本上,康德的教育理論受到盧梭《愛彌爾》很大的影響,所以重視從兒童本位出發的教育理念。

作者簡介

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

  18世紀德國有名的哲學家(1724-1804),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康德被認為是對現代歐洲具有重要影響的思想家,也是啟蒙運動最後一位主要哲學家,也非常重視教育。其主要領域在形上學、倫理學、認識論等。

譯者簡介

賈馥茗

  曾任國立臺灣大學教育系教授陳寶山 中國文化大學教育系教授黃漢昌 國立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游振鵬 中國文化大學教育系助理教授吳美瑤 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助理教授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保育
第三章 培植
第四章 心靈的培養
第五章 道德陶冶
第六章 實際的教育人格教育實施重點

 

序言

  康德(一七二四至一八○四)的《康德論教育》(Vorlesungen uber Padagogik)是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學講授「教育學」的教學手稿,晚年由他的學生林克(F. F. Rink)根據手稿整理而成。該書首次出版於一八○三年,即康德逝世前一年,後來陸續有四個以上的德文版本,並已被譯為多種語言印行。本書篇幅短小,由於是課堂講授要點,其文字之條理與嚴謹度自不如三大批判,但康德前後四次講授教育學,大約是在五十四歲(一七七六)至六十四歲(一七八六)之間,其思想體系已臻成熟,說本書足以代表康德對教育的思維與主張,應屬可信。

  本譯注參考德文、英文及中文翻譯本,包含學理及實用兩部分:對於想瞭解康德教育思想的研究者,本書除文本翻譯之外,也提供進階研究的參考書目;對於著重實際應用的教師、學校領導及明智的家長,除譯文力求淺白流暢,也綜合康德教育主張,提出人格教育的實施要點,希望對我國教育有實質的幫助。近六、七十年來,臺灣的教育深受美國教育影響,對於歐陸教育則相對陌生。儘管世界各地無不受美國化及英語帝國的衝擊,我們仍須對當前國內外情況有所覺察,對我國人民素質的教育,乃至對世界可能的未來,也應有所憧憬與規劃。康德的教育論,正是值得國人細讀的一本好書。

  本書共有六章,分別是:緒論、保育、培植、心靈的培養、道德陶冶、實際的教育等,首章緒論總述教育的本質與目的、教育歷程與原則,第二、三章討論嬰幼兒的保育要點,及如何利用遊戲讓孩童的體能、感官與心智能力獲得充分發展,第四章談心智各項能力,如記憶力、理解力、判斷力及理性之培養,第五、六章談品格的培養,也論及宗教神學乃至青少年的性教育。儘管是兩百多年前的著作,許多教育觀點仍極有價值,甚至歷久彌新。康德對道德法則非常重視,他曾說:「有兩樣東西,愈思考就愈覺得震撼與敬畏,那便是我頭上的星空與我心中的道德法則。」(Zwei Dinge erfullen das Gemut mit immer neuer und zunehmenden Bewunderung und Ehrfurcht, je ofter und anhaltender sich das Nachdenken damit beschaftigt: Der bestirnte Himmel uber mir, und das moralische Gesetz in mir)在教育上,康德非常重視品格的培養。他認為兒童品格的教導有三個要點,即:服從、誠實與合群(詳第五章道德陶冶)。對兒童與青少年品格的培養,應視其年齡而有差異,幼小的孩童只需聽話,青少年則應逐漸教導義務與理性的觀念,使他能服從於義務的法則。

  這些主張,即使在今天,也值得深思的家長、老師採行。西諺有云:「誠實是最好的政策」,中國儒家則說「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中庸二十五章)雖然儒家「誠」的意涵更為豐富深遠,自也有「誠實」一義。康德極注重「誠實」的培養,他強調:謊言不可以用「不得不」來做藉口(詳第六章),這個說法值得注意。因為說謊的人總有各種理由來說明其不得已或無辜,以取得諒解或同情,從而減輕、推卸其過錯。康德則從客觀面強調:說謊就是說謊,即使你有各種理由。康德當然不是不通情理,但他對客觀道德法則的強調,確實顯示德國民族對客觀的集體意志之服從。

  而德國人民的守法及對客觀律法的尊重,與其嚴格的理性教育有密切關係。相對於臺灣社會有時過於重「情」而輕「理法」,德國人的嚴肅刻板確實令人印象深刻。康德特別注重道德理性的培養,他曾舉了一個近於道德認知的問題:「一個人有一筆今天要支付的債款,但他看見另一個人急需要錢,基於憐憫心,便把這筆錢給了那個人。這是對的,還是錯的?」(第六章)康德的答案是:「錯!」這個答案可能讓習慣於「孟子四端說」或佛家「捨身說」的臺灣人深感意外,不是「人飢己飢,人溺己溺」嗎?不是應該「犧牲自己,照亮別人」嗎?怎麼可以見死不救?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許多人一定會問:「為什麼錯?」康德的回答是:「我們必須先盡責任而後才能慷慨。」他的意思是:助人雖是慈善的行為,值得鼓勵,但還債卻是義務。

  這種對義務與善行的嚴格區分,或許是臺灣社會最需要省思和學習的地方,因為客觀的道德法則必須先建立,否則官員與地方民代關說的問題,就永遠層出不窮,永遠有「不得不」的藉口。也許上述價值判斷的問題難有一致的答案,卻絕對值得我們省思。

  康德的教育論不免有其時代與社會的限制,但絕對是值得研讀的教育名著,值此新書發行,謹書序言,並以紀念我們永遠的老師:賈馥茗先生。

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黃漢昌 謹識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1168845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176頁 / 12.8 x 19 x 0.8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第一章 緒論

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一類,說到教育就要知道保育(照料並養育兒童),動作訓練和教養,加上道德陶冶,照這樣,人才能通過成長階段,由嬰兒(需要保育),而兒童(需要動作訓練),而少年(需要教學)。動物有了力量就用力量,按照自然律,以不傷害自己為準。很奇妙的是,剛孵出的雛燕,雖然看不見,卻會很小心的不弄髒窩巢。動物不需要保育,最需要的是食物、溫暖和引導,或一些保護。很多動物確實是需要哺育,但不需保育。因為保育指細心照顧,是父母必須用於兒童的,以防他們妄行傷害自己。例如,若小動物一出生也像嬰兒般的啼哭,必然會引來環伺的野狼等野獸,而成為牠們的口中佳餚。訓練是為了將兒童的動物性變成人性,動物只根據本能,(有些也有理性表現),但是人卻需要自己的理性。卻沒有這種本能,必須自己練習出理性的作為方式。既然不會本能的自行發展,就要別人來幫助他實行。人的天賦本性必須靠自己一點點發展出來。上一代人教下一代。開始時教的方式可能粗魯而雜亂無章,也可能一下就做對。但如果老是用後一種方式,人就會退步而落到野蠻的境地。動作訓練防止人從人文墮落到野獸衝動的深淵。訓練必須禁止人甘冒野蠻粗魯的危險。

因此,動作訓練幾乎是消極的,和原來的無法無天相反。教育的積極面是教導。無法無天在於目無法紀,動作訓練將人置於人類的法律之下,而有所約束。這必須儘早完成。例如兒童初入學,學什麼並不重,重要的是習慣靜坐和服從。如此日後才不會盲目躁動。人本來就強列的愛好自由。因而一旦習慣於自由,就會不顧一切的唯自由是求,因此必須將動作訓練儘早置入遊戲中;否則此後終其一生便很難再改變他的品格。未經訓練的人會很容易變幻無常。我們在野蠻的國家看見,雖然有時他們也會表現些歐洲方式,卻永遠不能習慣歐洲儀表,對他們來說,就不能用盧梭等所想像的高尚的愛自由來解釋,只能說是野蠻。─和動物一般,尚未發展出人性,因此人要及早習慣於理性的命令,因為人若自幼便一意孤行,毫無阻撓,肯定將會終生無法無天。自幼被母親寵壞的孩子不會進步,因為他日後將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反對。

進入事業途中,必然到處碰壁。上層階級常犯的教育錯誤是,自以為會成為領導者,從小就不容人反對,由於人天性愛好自由,就必須摒除野性,至於動物,由其本能使然,並沒有這個需要。人需要保育和道德培植。道德培植包括動作訓練和教導。多數動物不需要這些,因為牠們不需要跟著長輩學,只有鳥兒的叫聲是學的:看母鳥努力教小鳥叫,非常感人,小鳥像兒童在學校般,圍成圓圈,用稚嫩的喉嚨跟著學。要確定鳥叫不是本能而是學的,不妨來作個實驗。假定我們從金絲雀窩內取出一半的卵,而把麻雀卵放進去,或放兩者的幼雛也可以。如果把小麻雀放在室內使牠們聽不見大麻雀在外面的叫聲,牠們就會唱出金絲雀的歌聲,於是我們就有了會唱歌的麻雀。很奇妙的是,每種鳥都有自己的叫聲,世世代代不變,可能是世界上最忠實的傳統。人只能靠教育才能成為人。端在受的是什麼教育,要知道只有人能教人─那就是,教的人要受過教育,故而沒受訓練和教導的,就不適合教學生。

如果有高出人性的來作教育工作,我們將會看到人將變成什麼樣,我們很難估量人的天賦能力,因為有些東西是教育灌輸的,另一些則是藉由教育發展的。如果可能,藉高等人的幫助,加上多數人通力合作,作一個實驗,也許可以知道人可能達到最卓越的程度。思考的心靈雖然如此重要,使博愛者悲哀的是,那些在上位的人只管自己,不愛別人,不想做這個重要的實驗,不能把人性再提昇一步到接近完美的境界。一個幼年被忽略了的兒童,到了能辨別的年齡,才會知道缺點在於訓練或培植(也就是教導)。未經培植的人必然粗魯,未經道德訓練的人則無法無天。忽略訓練比忽略培植更嚴重,因為培植還可在日後補救,無法無天則可能無惡不做,而一個錯誤的道德訓練則永遠不能糾正。教育可能有繼續改進的功能,每個世代都進一步接近人類的完美,因為教育最大的秘密便是使人性完美,這是目前唯一能做的,因為我們已經開始能正確判斷,且明白瞭解,改善人性完全在於良好的教育。經過教育繼續改善人性,提高人的品格,使人性具有價值,是非常可喜的,由這一點可以看到人類快樂的前途。
 

 

 

 

中國作協副主席徐貴祥客觀公正評方方 日記落幕。中國作協副主席徐貴祥客觀、公正、理性、中肯評價方方:「誰說方方像魯迅,那是害她的。」「(對方方日記)一捧一封,正常的成了不正常的,反而弄出個現象來。就像有人說艾芬那個訪談,一篇文章被刪成了聖經。」同時也評價了池莉。 各有各的方式 文|徐貴祥 今年這個春天,過得百感交集。每天,我們都在感動著,從科學家和醫護人員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愛國精神、英雄精神、捨己為人的精神光芒萬丈。同時,每一天我們又為那些不斷暴露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利己主義、本位主義、自由主義而義憤填膺……就是這些「主義」引來了災情並使之進一步加重,增加了戰疫的難度,增加了犧牲,增加了悲劇。這些負面的「主義」們不會被忘記,不會也不可能不予以清算,只是個時間問題。對此我們堅信不疑。 ... 大年三十,看到鍾南山呼籲大家隔離的視頻之後,我向親友發出了「自覺疏遠、自行隔離」的建議,然後禁閉在家,密切關注疫情。我知道,情況不明,任務不明,我不僅不能亂動,還不能亂說,以免造成干擾。當然,這期間我也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為增援戰疫盡了一點微薄的心意。 2月3號,在網上看到了湖北作家池莉的文章《隔離時期的愛與情》,從而了解了「封城」內部的點滴生活狀況,感受到作家積極參與、傳遞信心的樂觀情緒,我在朋友圈裡推薦了這篇文章,並強調說,「這是自戰疫以來我看到的最有分量的非虛構作品(之一),文學還是有用的」,這是我轉發的第一篇關於疫情的文章。後來看反饋回來的信息,多數都是肯定和鼓勵。有位朋友說,「這個時候,尤其需要理性」,深以為然。 ... 一個正月,網上信息鋪天蓋地,說什麼的、怎麼說的都有,主要是為防護支招,這可以理解。在沒有絕對靠譜的方法之前,讓大家開動腦筋,甚至土法上馬進行防護,也不是壞事,至少可以增強衛生意識,改良生活習慣。當然,利用疫情,製造謠言,哄抬物價,囤積居奇是另外一回事。還有指責政府的、質疑科研的、刷存在感的、標榜先見之明的,等等不一而足,總體來說都還在可以理解的範圍內,不會擾亂戰疫大局。 但是漸漸地,情況發生變化,網上開始有人罵作家。罵的也對,誰都有該罵的地方。罵作家,是看得起作家,認為作家比常人高明,應該在這個時候衝到一線,發出響亮的聲音。不能不說,這是一個誤會,作家不像新聞記者,不能在第一時間抵達現場――事實上也不允許。就是記者,此時也不能隨軍一線。這個時候的作家,和大家一樣,都必須自覺隔離。 批評作家是從湖北的幾位男性作家開始的,有些網友感覺他們精神不振,情緒低沉,說話難懂。批評的尺度把握得還算溫和。方方日記出現後,引起較大反響,我仔細地看了她的第一篇文章,主要內容是披露「封城」帶來的變化,針砭時弊,訴說存在的困難,呼籲解決問題。我認為作家本人是力求客觀的,反映的問題確實值得引起注意。只是略有一點感覺,就是文章裡面淡淡的憂傷,可能同當下如火如荼的戰疫形勢不太合拍,眼下更需要鼓舞士氣的情緒,所以權衡再三,我沒有轉方方的文章,只是以後每期都找出來看。 ... 2月8日,又看到了池莉的一篇文章,「今天只有一個強烈的呼籲——已經呼籲多天了,要採取切實隔離措施與行動到社區!人們為了買食品蔬菜還在超市擁擠,極容易造成再次感染傳播。今是武漢封城隔離第十三天了,明天就滿了十四天最長潛伏期,但武漢疫情還在蔓延攀升。為什麼不能「配給制」送菜到社區?公交車和單位公車都閒置著,為什麼不動用全社會力量進行徹底隔離?縱然有再多醫療支援,抵擋得了烈性傳染病的不斷再傳播嗎?」 這段文字讓我感動,讓我看到了作家、尤其是身在武漢的作家有所作為的地方,憂國憂民的激情躍然紙上,堵漏補洞的建議切實可行。我和池莉沒有一面之交,感覺她的文字親切明亮,實實在在。池莉當過醫生,她比我們更懂,知道這個時候應該怎麼做。在轉發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再次表達了我對鍾南山院士的敬重,「他希望,一切與防控無關的事情最好讓路,讓社會安靜下來,要以靜制動,這很重要。」 ... 大約就在這前後,網上出現幾篇文章,感覺比較情緒化,特別是拿方方說事,把方方同作家對立起來,「讓中國作家集體蒙羞」「更無一人是男兒」之類的話,我不能接受,相信方方也不同意這樣的說法。我對方方的判斷是,身在疫區,目睹現狀,三分忐忑,七分著急,小聲說話,大聲呼救。 我和方方並不認識,老早讀過她的小說《風景》和《烏泥湖年譜》。我認為方方是中國作家隊伍重要的一員,可是轉眼之間,她就被一些情緒化的網友推到了一個不恰當的位置,反而不利於她對外介紹情況。我不主張神話方方,就如同後來有人上綱上線地批評方方,我同樣不敢茍同。我不主張走極端,不主張絕對化,不是非此即彼。 ... 2月26日,中國作家協會組織部分作家在《人民日報》發表寄語,實際上是一份向醫護人員和廣大戰疫工作者致敬的公開信,一個版面表達了幾十個人的心愿,振奮了廣大文學工作者戰疫的信心,對全國人民都是一個很大的鼓舞。不可避免地,這個動作也引來一些批評。批評當然沒有問題,但是有些話很過頭,很不客觀,好像中國中國作家全體不作為,都在家裡隔岸觀火,都在說大話。 事實呢,事實遠遠不是這樣的。 戰疫以來,中國作家在各自的崗位上,程度不同地做著自己的努力,有的像方方那樣記錄戰疫經過,有的像池莉那樣建言獻策,有的像賈平凹那樣緊急約稿,有的像遲子建那樣指導隔離期間閱讀,有的忙於捐款捐物,有的錄製文藝宣傳節目,有的在社區值班,有的擔任網課老師……如果舉例的話,還真不好舉,比如捐款捐物,我知道的僅有十幾個作家,而且都是保密的,是旁敲側擊才偵察出來的,更多的是不知道的。 ... 作家做了多少事,是不會大肆宣揚的,眼下也沒有宣揚的必要,眼下最重要的是團結一致戰勝疫情。在這場戰鬥中,每個人都是戰鬥員、運動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具體情況和自己的方式,並不是只有一種方式、一個聲音。作家更需要沉澱,更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從錯綜複雜的表象中梳理出最值得警惕的問題,描繪燭照長遠的理想藍圖。 作家不是科學家,不是醫護人員,不是新聞記者,不是快遞小哥,不是治安警察,更不是網紅。同時,作家中的多數也不像方方、池莉等人那樣身在疫區,對於我們不懂和不了解的領域,我主張儘量少當裁判員,少當評論員。當然,可以當監督員和兒童團員,查路條。 ... 戰疫以來,有很多爭論,我個人認為,這些爭論無傷大雅,真理越辯越明。只要出發點是好的,沒有造成不良後果,就要允許講話,允許你講,也允許他講我講。只是,我們應該儘量講真話,講有溫度的話,講有依據的話。橫看成嶺側成峰,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才是我們大家共同希望看到的啊。 作者:徐貴祥,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軍事文學委員會主任,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文藝創演系主任。曾任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主任。曾獲第七、九、十一屆全軍文藝獎,第四、九、十一屆「五個一工程」獎,第六屆茅盾文學獎。 註:本文來自公眾號先武亦文,特此鳴謝。 ... 2003年非典,誕生了淘寶 2020年疫情,誕生了碰一碰 錯過了支付寶 、微信、美團、滴滴的推廣, 今天,中國銀聯、華為等推出的黑科技NFC, 5G時代的收單工具「碰一碰」來了 傳統的「掃一掃」必將成為—過去時 今天的「碰一碰」即將成為—未來時 註冊、代理、推廣「碰一碰」, 微信恣詢:hkfgnmg zyzgrnmg ...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culture/g4o3pom.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570432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大城自律神經失調治療有效中醫診所埔鹽記憶力減退看什麼科草屯肌肉、關節莫名痛治療中醫永靖自律神經失調中醫推薦
鹿港呼吸困難中醫推薦 社頭肌肉、關節莫名痛看什麼科 看不好的人都來這間和美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和美耳鳴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田尾便秘或腹瀉治療中醫 問診詳細有耐心的南投中醫診所,睡眠障礙改善很多芬園白天賴床睏倦改善中醫診所 線西心臟無力感看什麼科 網友都推薦到這間員林中醫診所,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竹塘打嗝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北斗失眠中醫推薦 當地人都推薦的鹿港中醫診所,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dq91qd49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