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讀:隨著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人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困擾著人們,這促使公眾尋求精神慰藉,擺脫生活煩惱的需求大大增加。疫情讓人們更加關注心理健康,大眾心理咨詢平臺不斷涌現。本文將以壹心理和壹點靈為例,對其進行分析,與你分享。

一、競品分析目的

本文旨在通過對【壹心理】以及其競品【壹點靈】的產品定位、用戶、功能和策略等方面進行分析,對比分析各自的優勢和劣勢、機會和風險,探討【壹心理】的發展趨勢,為其下一個迭代產品提供清晰明確的方向。

二、市場分析

2.1 行業分析

經濟增長速度放慢將全方位影響公眾的生產和消費,生活壓力隨之增加,這促使公眾尋求精神慰藉,擺脫生活煩惱的需求大大增加。家庭壓力,父母養老問題加劇;工作學業壓力大、健康、社交、婚戀以及文化沖突等問題成為現代人壓力的來源。心理需求作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一部分,也越來越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近年來,網絡咨詢平臺快速發展,相較于線下心理醫生預約咨詢的傳統方式,線上咨詢平臺因為師資來源豐富、解答領域多元、咨詢形式豐富、回答效果實時高效等特點贏得大眾的青睞,為大眾的心理咨詢提供新式平臺。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精神類服務電商用戶規模超過2000萬人,預計2019年超過4000萬規模。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用戶教育的進行和產品服務的完善,未來幾年精神類服務電商市場增速將放緩,內容和服務向精細化發展,呈現更多元細分領域。

數據來源:艾瑞數據

2.2 宏觀分析

本文將通過PEST(政治、經濟、社會、技術)對心理咨詢行業進行宏觀的分析。

國家政策上心理健康利好政策頻出,增強居民心理健康意識。

2018年12月,國家衛健委等10部門《關于引發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指出,要健全社會心理服務網絡,為各類人群提供心理服務。

2019年7月,國務院、衛健委推出《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促進人民重視心理健康,到2030年提升居民心理健康素養目標為30%,依據衛健委發布的《心理健康素養十條》,心理健康素養包括:居民對心理健康核心知識知曉情況,認可程度,行為改變等。由于疫情的影響,今年4月底,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十部門聯合發布了2020年心理服務建設重點任務,強調要繼續搭建基層社會心理服務平臺,完善員工心理健康服務網絡。

數據來源:壹心理

經濟增長速度放慢的趨勢對居民的生產消費產生較大影響,生活壓力也逐漸增加,使得大眾對釋放壓力,擺脫煩惱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時職場學業內卷壓力、父母養老問題、社交與婚戀困擾、身體健康狀況以及思想文化沖突等問題逐漸成為現代人壓力的來源。因此大眾對心理的需求日益增長,心理健康也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同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在逐漸增長,消費能力的提升驅使心理服務需求日益凸顯,以減輕煩惱,愉悅心情,增長智慧為目的的享受型消費增加。

科技助推,通過互聯網應用將心理健康內容整合和傳播,使得關注心理健康的用戶日益增多。2019年1-9月“心理咨詢”類公眾號文章總閱讀量達到2.76億人次,涉及公眾號15.7萬個;知乎“心理咨詢”話題關注人數超過86萬;壹心理平臺“人生答疑館社區”產品頁面瀏覽量從2017年到2019年增長525%。同時為心理咨詢業務提供快速批量化的技術支持,有效降低單位成本。據頭豹研究院給出的《2019年中國心理咨詢行業研究報告》,大數據技術幫助心理咨詢行業分析來訪者畫像,以便快速了解來訪者并為其提供個性化的心理服務。

數據來源:壹心理

社會層面,2020年新冠疫情的牽動人心,焦慮、擔憂、憤怒甚至抑郁,成了情緒的關鍵詞。雖然如今國內的疫情基本控制住,但疫情帶來的影響并沒有結束。截至2020年10月18日,海外現有確診人數9277925。國際形勢動蕩不安,國內民眾壓力也只增不減,失學失業、降薪裁員。疫情也催生了一系列的心理服務需求。

根據《2020年初心理行業生存報告(疫情特別版)》,以疫情對心理咨詢行業的沖擊顯著。一半以上的周咨詢量、咨詢收入和咨詢頻率減少的同時,不能忽視也有一部分(21%)咨詢師的咨詢量,是在增加的。入駐互聯網心理平臺,成了應對疫情的關鍵因素。數據顯示,有互聯網平臺個案源的咨詢師,受到的負面影響更小,咨詢量和咨詢收入減少程度都不是很高。越來越多的來訪者通過線上心理機構尋找咨詢師,并且在線上完成咨詢過程。

數據來源:2020年初心理行業生存報告

2014 年心理咨詢行業的市場規模僅有 214.6 億元,得益于政策、社會和技術環境的支持,中國心理咨詢行業得以穩定發展。2018 年中國心理咨詢行業的市場規模增長至 377.6億元。2014 年至 2018 年,中國心理咨詢行業的年復合增長率為 15.2%。

大數據和互聯網等技術的發展助力中游心理咨詢服務商擴充其心理咨詢行業的運營模式、豐富其產品種類,同時為需求者拓寬求助渠道,為中國心理咨詢行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持。預測 2023 年中國心理咨詢行業整體規模將達到 953.4 億元。

數據來源:頭豹研究院

2.3 市場現狀

中國心理咨詢行業上游市場參與主體包括場地資源的供應商、心理咨詢實施者、醫療設備供應商、以及心理咨詢軟硬件供應商,其主要職能是為中游的心理咨詢服務商提供服務所需的服務場地、人才、醫療設備、及輔助治療軟硬件。中國心理咨詢行業中游主體為互聯網心理咨詢服務商、傳統心理咨詢服務商和 EAP 服務供應商,其主要職能是為下游的 B 端及C 端用戶提供心理咨詢服務。

數據來源:頭豹研究院

目前我國的心理咨詢行業存在以下問題;

愿意付費的人少:按照壹心理2018年的測算, 愿意了解心理學,并為心理服務付費的人,整個中國可能只有400萬,相對比下,中國僅各種精神疾病患者就已高達 1600 萬,這還不包括癥狀問題比較輕的常見心理問題。

咨詢費用高:即便愿意消費,心理咨詢在中國仍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奢侈品”——心理咨詢的平均單價在400元左右,而通常心理咨詢的設置以周為單位。換句話說,人們每個月在心理咨詢上的花費在1600元上下,而根據統計局數據,去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月是2561元。

公眾認知偏差:大眾媒體、影視劇過度拔高甚至妖魔化了心理咨詢的作用,從而導致公眾對心理咨詢期待值與實際模樣之間,出現了巨大鴻溝。

咨詢師市場混亂:國內心理服務則長期處于魚龍混雜的狀態。 持證心理咨詢師達到90多萬,但90%以上的持證咨詢師沒有從事該行業。據武志紅推算,國內合格的心理咨詢師不超過3000人。目前我國的心理咨詢執業認證完全缺失,心理咨詢師執業、來訪者尋求咨詢幫助均無證可依——這種情況再度把這個本已經不規范的市場攪亂。

數據來源:壹心理

未來發展方向:對于入駐心理咨詢平臺的咨詢師而言,互聯網反而成了一個應對疫情的關鍵策略。越來越多的來訪者通過線上心理機構尋找咨詢師,并且在線上完成咨詢過程。用戶年輕化的趨勢不可阻擋,線上化、遠程化趨勢不可逆,心理咨詢機構必須擁抱互聯網。同時,面對行業痛點,咨詢平臺應承擔起幫用戶把關的責任,逐漸完善行業培訓和發展體系,規范心理咨詢師的準入門檻,保證平臺高質量的心理服務輸出。

2.4 總結

通過對心理咨詢行業的市場分析可知,心理咨詢行業具有一定的市場容積。隨著人民物質生活的提高,會產生更多的心理需求,追求精神上的消費。并且疫情也推動了心理咨詢線上化的過程,用戶年輕化的趨勢不可阻擋,線上化、遠程化趨勢不可逆。但同時,心理咨詢行業也存在付費用戶少、咨詢費用高、市場不規范等問題,成為壹心理的發展過程中需要面臨的問題。因此,在未來,壹心理應該在提高咨詢師的專業性、消費分層等方面進行優化,意圖提高壹心理在心理咨詢行業內的滲透率。

三、選擇競品

3.1 尋找競品

互聯網心理咨詢服務商為下游消費者提供在線心理咨詢服務平臺,進駐平臺的心理咨詢師可為求助者提供在線咨詢服務。伴隨互聯網、視頻通話、移動支付等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心理咨詢平臺的興起和發展為消費者及咨詢師解除時間和地域的限制。消費者可以在線完成測評、看診、治療、支付等消費行為,極大程度上保護消費者隱私,避免消費者因心理障礙耽誤診治的狀況發生。

互聯網心理咨詢服務商憑借其渠道優勢在線獲客,并以輕資產運營模式實現企業的規模化擴張。以壹心理、壹點靈、糖心理為代表的互聯網心理咨詢平臺發展較迅速。

下圖是2020年度精神類電商排行榜的名單:

數據來源:七麥數據

精神類電商有多種形態,可以根據服務的內容不同進行劃分。其中,以壹心理、壹點靈、武志紅心理為代表的心理咨詢平臺為用戶提供了心理咨詢的線上形式,助力用戶找到適合自己的心理幫助。Now冥想為用戶冥想練習教程,通過冥想改變生活,讓身心充滿能量。松果傾訴是一款通過智慧共享模式,為需要傾訴的用戶提供各類咨詢服務,主打情感傾訴和泛心理行業咨詢。

3.2 確定競品

壹心理的自身定位是打造一個心理學平臺,聚集國內新銳心理學人,輸出健康、科學的心理學價值。為需要心理幫助的人提供在線解決方案,為心理機構提供展示、推廣及服務平臺。壹點靈致力打造中國有價值的心理咨詢與心理健康服務互聯網平臺,吸引了國內外眾多高水準心理咨詢師入駐,服務包括免費提問、即時傾訴、預約咨詢、心靈電臺、心理資訊、心理課程、心理測試和心理咨詢服務。

根據鉛筆道data的數據統計,截至到2020年,心理健康賽道項目的融資情況基本在A輪,其中以壹點靈、壹心理為代表的在線心理平臺同時在2019年完成A++輪,B輪融資。

數據來源:鉛筆道Data

根據精神類電商健康健美排行榜,壹點靈與壹心理的排名相近,評分較高;同時壹點靈在產品方向內容以及融資情況與壹心理相似,因此最終確定壹點靈為主要的競品分析對象。

四、競品分析

4.1 定位分析

4.1.1 產品定位

壹心理和壹點靈作為心理咨詢平臺為用戶提供了心理咨詢的線上形式,助力用戶找到適合自己的心理幫助。兩者都以輕量級的心理內容切入,包括心理內容、心理問答、心理課程和心理咨詢和培訓等,建議泛心理服務生態。

4.1.2 用戶分析

4.1.2.1 用戶屬性

用戶性別分布:

數據來源:易觀千帆

用戶年齡分布:

數據來源:易觀千帆

用戶地域分布:

數據來源:易觀千帆

用戶消費能力分布:

數據來源:易觀千帆

小結:

  1. 二者用戶性別分布都以女性為主,其中壹心理女性用戶數量明顯高于男性用戶:壹心理女性用戶占比77.6%,壹點靈女性用戶占比55.4%;
  2. 二者用戶年齡主要在30-40歲:壹心理用戶36-40歲占37.6%,壹點靈用戶31-35歲占44.0%;總體來講,壹點靈的用戶年齡比壹心理的年輕;
  3. 壹心理的用戶主要為一線和三線城市,分別占比27.1%和38.6%;壹點靈的用戶在地域上分布相對均勻,除一線城市和四線城市在5%以下外,其余地區均在20%左右;
  4. 兩者的用戶消費能力普遍較強:壹心理中等以上消費者占比80.4%,壹點靈占比82.9%。

4.1.2.2 用戶行為

活躍人數與活躍人數全網滲透率:

數據來源:易觀千帆

人均啟動次數與人均使用時長:

數據來源:易觀千帆

日均活躍人數與日均啟動次數:

數據來源:易觀千帆

小結:

  • 活躍人數與活躍人數全網滲透率,壹點靈高于壹心理;
  • 人均啟動次數壹點靈遠高于壹心理(6倍),人均使用時長壹點靈略高于壹心理(0.2h);
  • 日均活躍人數與日均啟動次數,壹點靈都遠高于壹心理,分別為4倍和9倍。

說明壹點靈總體市場量、用戶活躍度較高,沉浸時間較長。

4.2 功能分析

4.2.1 功能總覽

4.2.2 產品結構

4.2.3 主要功能

由功能總覽和產品結構可以看出,壹心理和壹點靈涉及的功能相似,主要分為心理內容、問答社區和心理咨詢三個方面。

心理內容包括心理電臺、主題閱讀、心理測試、心理課程和冥想功能,為用戶提供多樣的心理內容和服務,用以吸引和留住用戶,其中心理測試和心理課程為用戶提供付費知識。問答社區為用戶和用戶,用戶和心理咨詢師之間建立了問答平臺,用戶在接受文字問答的解決心理困擾的同時,咨詢師回答的問題為心理咨詢導流,增加了互動性和用戶活躍度。心理咨詢是平臺的主要功能,作為主要的營收來源,為用戶提供專業的心理咨詢服務。

這三個方面的功能共同形成引流、留存、促活、變現的體系。下面將從這三方面的功能進行對比,同時選擇了各自的特色功能進行分析。

4.2.3.1 心理咨詢

4.2.3.1.1 整體咨詢流程

如圖分別是壹心理和壹點靈的心理咨詢流程圖。

從咨詢師主頁到達路徑和心理咨詢服務流程可以看出,壹心理和壹點靈在心理咨詢的結構和流程上還是有一些差別。

首先,到達咨詢師主頁的路徑主要有;從首頁搜索心理咨詢師、問答模塊咨詢師回答導流、咨詢模塊咨詢師搜索和主題篩選、與咨詢師的私聊信息以及我的關注和訂單。不同的是,壹心理在首頁可以搜索出問題,在問題回答下找到對應的咨詢師;壹點靈在首頁設置了心理咨詢、咨詢解惑、心理問題分類等快捷入口,引導用戶進入到咨詢模塊。

心理服務流程兩者也有區別。壹心理在付款前需要填寫咨詢方式和咨詢時間,細節的咨詢信息可以付款后補充。壹點靈在付款前需要填寫咨詢方式和咨詢時長(壹心理的咨詢時長默認為50分鐘),付款后的再和客服進行預約確認,需要咨詢師和用戶雙方確認咨詢時間。

再對比一下兩款app在心理咨詢界面的差異:

4.2.3.1.2 咨詢入口、列表、篩選項

[壹心理]:

[壹點靈]:

咨詢入口頁面,壹心理按照主要的服務類別和快捷篩選(限時優惠/學生專區/最新入駐/最佳人氣)作為咨詢師列表的入口。點擊以上入口或全部,進入到心理咨詢師的詳細篩選頁面。而壹點靈的入口得相對簡潔,沒有將服務類別列出,快捷入口只有厭學專題/限時特惠/定制咨詢這幾個內容。Feed流展示直接展示咨詢師列表,無需跳轉,減少用戶的操作次數。兩者都提供了精神心理板塊,為用戶提供精神科醫生的幫助。

咨詢師列表簡單的個人信息介紹中,壹心理顯示咨詢師姓名、咨詢人數、從業年限、地理位置、資歷title、擅長領域和最低收費;壹點靈則顯示咨詢師姓名、平臺認證、最低收費、資歷title、地理位置、評分、評價人數、幫助人數、服務人數、擅長領域和私聊入口。壹心理的個人信息更簡潔清晰,壹點靈包含用戶評分和評價人數等在咨詢服務領域重要的參考信息。

在篩選條件方面,壹點靈比壹心理做得更加全面,詳細可見下表:

咨詢方式中,兩者都包含語音、視頻、面對面的方式,其中壹點靈還提供了文字咨詢的方式。文字咨詢的效率較低,但電話和文字咨詢費用卻是相同的,這一點壹心理的處理方式更好,設置了文字傾訴欄目,獨立于心理咨詢,收費更低,享受首單優惠的價格。壹心理在語音、視頻、面對面三種咨詢方式的價格設置是由不同的咨詢師自己定價,普遍價格是面對面>視頻>電話。而這在壹點靈同一服務里不同咨詢方式的價格是相同的。

快捷篩選項中,壹點靈提供“現在有空”與“今天可預約”的選項,滿足用戶更即時咨詢的需求。但總體的快捷項內容不如壹心理的豐富易用。快捷篩選一般是放用戶使用頻率較高且簡化篩選操作的內容,壹心理將價格、預約次數這兩常用的重要指標放在快捷篩選是明智的。雖然壹點靈可以從篩選分類–排序–銷量優先/好評優先的路徑中獲得,但操作步驟多且繁瑣,反而將性別這種容易篩選的內容放在快捷篩選,沒有很好地利用。再者,從壹心理將“最新入駐”作為快捷篩選的行為看出,該平臺對新入駐的咨詢師十分友好,為新咨詢師引流,這樣能吸引更多的咨詢師入駐,豐富了咨詢師庫。

4.2.3.1.3 咨詢師主頁、服務流程、客服

[壹心理]:

[壹點靈]:

下表是對咨詢師主頁、服務流程、客服界面的總結和分析:

4.2.3.2 心理課程

4.2.3.2.1 整體課程學習流程

如圖分別是壹心理和壹點靈的心理課程學習流程圖。

心理課程作為核心功能,是平臺在心理內容上的主要變現模式。從課程主頁到達路徑和心理課程學習服務流程可以看出,壹心理和壹點靈在心理咨詢的結構和流程上還是有一些差別。首先,到達課程主頁的路徑主要有;首頁feed流推薦課程和我的模塊的課程記錄中。不同的是,壹點靈在首頁醒目的服務分類中有心理課程模塊,可以進入到實用心理課/咨詢師專業課。而壹心理則把心理課程的入口放在下方tab學院欄,作為一級頁面,可見其重視程度。在課程篩選上,壹點靈內容更為豐富,在之后的內容中詳細分析。心理課程學習服務流程上,壹心理還具有試聽和贈送的功能。

再對比一下兩款app在心理課程界面的差異:

4.2.3.2.1課程首頁、課程篩選、課程詳情

[壹心理]:

[壹點靈]:

首先,課程首頁的布局大體相同。導航欄是實用心理學和學做咨詢師課程,下方是廣告banner和推薦入口,同時提供搜索課程功能,最后是服務推薦feed流。因為兩款APP在該模塊的定位不同,因此在具體內容上會有差異:壹心理整合了心理課程、聽書、冥想和52Hz訓練營等心理內容服務,在推薦入口和feed流中會依次展示這幾類服務;壹點靈專注做心理課程服務,推薦入口和feed流會根據課程分類展示,在心理課程上做得更加細致豐富。例如將課程分為低價體驗/名師講堂/低價優惠/好課試聽;“大家在看”中按照課程主題分類,展示了近期熱門;feed流中將課程按照新課推薦/好課試聽/特價優惠/名師講堂/專題課程等順序展示,包括課程名、講師姓名資歷照片、課時和已學人數。

課程分類和篩選上,兩款APP有較大差別。壹心理只按照課程內容、銷量、價格等在頂部導航tab中分類。課程的列表展示課程主題、價格、已學人數和講師宣傳照片。壹點靈則有排序、分類、篩選以及搜索功能,按照課程標題和講師名稱搜索;根據人氣、價格、上架時間綜合排序;同時按照課程類型進行分類;根據付費類型和活動類型進行篩選。課程的列表展示課程主題、價格、課時、已學人數、講師姓名和宣傳照片。同時頁面右上方有我的課程快捷入口,方便查看收藏和已購的課程。整體來說,壹點靈在分類和篩選上內容做得更全面,幫助用戶快速篩選到想學的課程,同時課程列表信息也更完善。這一點是壹心理可以借鑒參考的。

課程詳請方面兩款產品除了課程介紹頁大體相同外,在播放和支付方式上也有較大差別。支付上,兩者都可以使用優惠券,區別在于壹心理可以購買贈送給別人,可以吸引更多用戶參與,而壹點靈采用虛擬貨幣的方式需要先充值后用壹貝支付,同時可以收藏該課程。播放體驗上,兩者都可以試聽,但壹心理支持下載、設置播放時長、分享、調整倍數、留言等,極大滿足了用戶學習課程的體驗需求,而壹點靈只能將播放頁面放大縮小,在體驗上還需要打磨。

小結:壹點靈在課程的推薦、分類、篩選上做的更好,壹心理在課程播放的功能和體驗做得更好。

4.2.3.3 心理問答

4.2.3.3.1 整體心理問答流程

如圖分別是壹心理和壹點靈的心理問答流程圖。

[壹心理]:

[壹點靈]:

心理問答作為主要功能,為用戶和用戶之間、用戶和咨詢師之間提供幫助和互動的社區。問答是一個UGC為主的版塊,補足以PGC內容為主的內容,通過加強用戶之間的聯系來提升留存。從問題詳情到達路徑和心理問答互動流程可以看出,壹心理和壹點靈在心問答結構和流程上有較大的差別。

首先,相比于壹點靈,壹心理的問題詳情到達路徑較為復雜。

壹心理在問答頁面做了兩級菜單,第一級菜單按照答疑館、熱搜、分館分類:答疑館是所有問答的集合,用戶使用頻率最高的頁面所以做成默認頁面;熱搜頁面提供搜索問題答主、熱搜問題和高贊回答的快捷入口;分館是根據話題組建社區小組,館內展示話題相關問題,與組內成員進行互動,一定程度上對答疑館分流。答疑館的二級菜單為答主說、題主說、實時榜單、懸賞專區,分別展示問題回答列表、問題列表、答主貢獻榜單、有懸賞的問題列表。

同時,首頁feed列表問題推薦和問答頁面的問答中心也可達到問題詳情頁面。壹點靈簡化了問題詳情到達路徑,只設置了一級菜單,問題動態對標壹心理的答疑館,心事群對標壹心理的分館,首頁解憂問答和我的動態/關注等對應壹心理的首頁、問答中心和我的,同時沒有熱搜和搜素問題的功能。問題動態下根據推薦/最新/關注展示問題列表,需要進入問題詳情才能評論(回答)和查看別人的回答。列表展示清晰明了,用戶易于理解,符合用戶的瀏覽和操作習慣。

在問題互動方面內容差別不大,都能分享問題,都能與答主的互動為點贊(有同感)/評論,或者與題主的互動為評論(回答)/溫暖(有同感)/關注答主(關注問題)。同時壹心理還能邀請回答,打賞高質量回答。

再對比一下兩款app在心理問答界面的差異:

4.2.3.2.2 問題首頁、問題詳情、提問頁面

[壹心理]:

[壹點靈]:

首先,問題首頁如上述所說,壹心理的功能做得更完善,比如具有問題搜索功能,幫助用戶快速找到在別人身上發生過的相同的問題。但涉及的菜單和目錄過多、命名相似,操作上復雜,對用戶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比如故事集和精選是與問答社區關聯性較少的功能,故事集是做社區內的主題感受分享,故事頁面和問題頁面相似,容易造成迷惑;精選是平臺的一些主題活動,內容不限制、定位不明確。平臺將問題列表分為答主說和題主說展示,前者展示問題標題和有用數最多的回答,后者展示問題列表,兩者頁面相似稍顯重復,在點擊問題后都會跳轉到問題詳情中,在問題詳情和答主說/題主說的互動行為不一致。

實時榜單展示問題回答貢獻量排名刺激用戶答題;懸賞專區展示帶懸賞金額的問題列表,與題主說重復。熱搜榜暫時熱度較高的問題列表,也有題主說(二級目錄)重復,同時還放在一級目錄,結構上有些混亂。

分館是將某一話題的感興趣成員組成一個獨立社群,里面討論某個話題下的多個問題,用戶可通過加入分館進行查看。

總之壹心理在問答首頁頁面較為雜亂,建議重構。壹點靈在這方面就做得不錯,頁面結構按照上下分布,上部分展示心事群,性質和壹心理的分館相差不大;問題動態根據推薦/最新/關注展示問題列表,頁面結構簡單清晰,同時右下側的提問入口簡潔易尋,用戶體驗感良好。同時在問題首頁和問題詳情頁與題主的互動是保持一致的。

問答詳請方面壹點靈依舊保持清晰簡潔的風格,依次展示問題標題、詳細描述、題主昵稱、發布時間、來自話題、瀏覽、溫暖ta的人以及評論(回答)列表。與題主和答主的互動方式主要是評論,贊同(溫暖)。

頁面右下角和右上角分享按鈕重復,分享操作都是對問題的分享,建議右下角回答的窗口的分享按鈕可換成邀請回答。壹心理的問答詳情頁面與壹點靈大體相似,但信息內容更多,問題信息部分重點展示邀請回答的情況:已邀請名單、還能邀答數和邀請新答主。邀請機制主要在提高用戶活躍度,拉新和留存上都有幫助。

在互動方面,壹心理和壹點靈功能相似,只是壹心理的與題主的互動緊跟問題描述之后,下滑查看回答列表時,互動行位于頁面最上邊,壹點靈的互動窗口是一直在頁面最下方。這兩種方式壹心理更加突出重點,符合用戶的操作習慣。

壹心理關注對象是答主和問題,方便對該問題感興趣的其他用戶記錄問題和答案;壹點靈關注對象是題主,方便咨詢師和其他用戶私聊和關注關心題主。壹心理對問題回答還有打賞和舉報功能,激勵用戶回答提高用戶參與度的同時也對回答有監督機制,共同保證回答的質量。

提問頁面兩者都具備匿名功能,壹心理分為兩個頁面填寫,兩個頁面分別對應問題標題和問題詳細描述步驟,將操作復雜化,降低用戶填寫的欲望。而壹點靈兩個步驟在同一個頁面填寫,如果頁面裝不下有滾動條,對用戶操作更友好。在填寫問題信息是還可以添加圖片和表情,方便問題的展示。同時具有僅對專家可見的功能,考慮到用戶只想將問題展示給專業認人士的需求。

4.2.4 特色功能

4.2.4.1 壹心理—讀書會

讀書會是為用戶提供讀取有聲書服務的模塊,是壹心理從首頁的推薦入口處打開,可以根據咨詢師領讀,去書架按照分類篩選書籍或者根據平臺推薦的精選書單閱讀,在我的書架查看我聽過的書籍。

Feed流依次按照免費試聽、最新上新、咨詢師領讀、精選書單、歷史上新推薦書籍,更多按鈕跳轉到按主題分類書籍頁面。書籍分章節播放,可查看目錄、查看文稿、快進快退播放、調整倍速、定時關閉和評論分享。功能完善,體驗良好。其中查看文稿方便用戶理解和復盤內容,定時關閉考慮到用戶睡前聽書的場景。

4.2.4.2 壹心理—心理圈

心理圈即是心理學愛好者的朋友圈,有優質答主、精華答主、心理作者、心探教練、咨詢學員等分享心理學知識技巧或生活感悟。用戶可以進行點贊和評論的互動,或者進入分享者的主頁私信關注。心理圈也會分享特定的話題,對用戶進行小采訪和小調查,用戶也可以在評論區表達自己的意見想法,用戶間也可以產生互動。

4.2.4.3 壹點靈—消息管理

壹點靈將消息管理放在獨立的模塊,在底部tab設置了明顯的入口。進入消息管理,將消息分為私聊、互動和通知。私聊主要是與課程小助手、咨詢顧問和咨詢師的聊天,按照服務中和服務過顯示。方便有疑問困惑的客戶即時有效地溝通。互動消息是問答的互動內容,用戶可以查看自己提出的問題收到的反饋。將消息獨立顯示這一設置體現平臺對互動性的重視,體現平臺對于用戶的關懷和關注。同時私聊內容對用戶行為的敏感反應從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心理咨詢和課程培訓的獲客率。

4.3 策略分析

4.3.1 產品策略

壹心理和壹點靈作為精神類電商平臺,為用戶提供在線心理服務。為了分析兩者的產品策略,我們整理了兩款產品自上線以來多次迭代過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幾次更新情況,如下表所示:

 表 壹心理的關鍵迭代節點信息

數據來源:愛應用

表 壹心理的關鍵迭代節點信息

數據來源:七麥數據

壹心理早期就建立社區形式的心理輕問診平臺,特色功能為心理咨詢、助人自助(即后來的“問答”模塊,UGC模式)、心理日報(即后來的“主題閱讀”和“心理圈”模塊,PGC模式)。

不僅有經過嚴格認證的優秀咨詢師隨時隨地專業解答心事,還有心理學人和網友在上面做你的心事后援團,給你最溫暖的陪伴。在迭代過程中,逐漸加入心理測試、心理FM、心理公開課、名師直播和冥想等內容,旨在建立心理服務微生態。

同時,壹心理還注重社區內容體驗和用戶體系培養,“新增每日成長”、“對日簽功能進行了全面升級”、“對每日福利功能進行優化”、“豐富了社區內容并優化體驗”等出現在迭代功能中。因此,其產品迭代注重的是為用戶搭建全面的心理服務生態,關注用戶成長體系,提升用戶粘性。

壹點靈早期專注于建立心理咨詢和情感傾訴平臺,迭代歷程主要是優化心理咨詢的體驗,包括優化“微問診文字語音”、“微問診支持發送圖片”、“支持接收專家的視頻咨詢”和“支持按咨詢主題搜索”等。

同時投入精力建立“消息管理”模塊,比如“消息增加客服”、“問診對話直接顯示在消息中,聊天更便捷”、“增加私聊功能,隨時聯系專家”、“支持聊天歷史消息查詢”和“支持接收咨詢助理的私聊,服務流程更體貼”,專注于提升心理咨詢服務的客服體驗和獲客率。在產品基本成熟后再做功能的拓展,逐步加入“FM電臺”、“課程直播”、“測評頻道”、“傾訴頻道”和“動態與問答”等功能。

因此,壹點靈產品策略為重點提升心理咨詢服務體驗,打造高流暢度和高獲客率,整體體驗,其它功能上只是實現基本功能,注重功能的簡單易用。

4.3.2 運營策略

壹心理的運營方式是產品自身的用戶體系和微信與社區的運營。

壹心理——用戶體系

自身用戶體系包含每日福利簽到送積分和積分兌換活動保證留存、購買課程贈送給朋友可以拉新,邀請答主回答是促活的方式,同時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回答本身是對心理咨詢的引流。

壹心理——微信與社群

用戶購買課程后添加助教微信進去微信社群,社群運營人員根據課程目錄和內容發布學習計劃和任務,社群的用戶之間互相激勵學習,促進用戶的活躍度。微信公眾號底部tab頁設有心理咨詢、課程與測評等快捷入口,微信廣告推文為優質課程增加曝光量,同時引流到公眾號/app中。

壹點靈的運營方式是用戶運營、微信/微博/知乎/頭條推廣以及天貓旗艦店的活動運營。

壹點靈——運營展示

用戶運營主要是前面提到的咨詢助理,咨詢助理能夠及時響應用戶的需求和提問,在與用戶聊天的過程中引導用戶使用產品和預約咨詢,提高心理咨詢的轉化率。微信/微博/知乎/頭條等的推廣幫助壹點靈帶來更多用戶的關注、流量和口碑傳播。值得注意的是,壹點靈獨立運營了自己的品牌的天貓旗艦店,提高了壹點靈品牌的曝光度,讓優質且優惠的心理服務讓更多用戶了解和使用。同時可以借鑒淘寶這個成熟的電商平臺的經驗,為自身app的成長和改進賦能。

4.3.3 商業模式

壹心理的商業模式:

  • 心理咨詢抽成:平臺從心理咨詢的咨詢收益中抽取一定比例的費用作為營收
  • 心理內容費用:心理課程、咨詢師培訓課程、心理測評、冥想、聽書等付費心理內容
  • 會員收益:冥想星球會員、讀書會會員、心理測評會員等會員收益
  • 廣告費用:首頁banner作為其平臺廣告位,通過廣告位的租賃實現收入。

壹點靈的商業模式:

  • 抽傭:平臺的主要盈利模式是向咨詢師抽取一定比例的傭金以及培訓費用。心理咨詢、心理課程等的服務費與咨詢師進行分成,收取30%傭金。好的咨詢師,是平臺最重要的資源。為了保證師資質量,平臺對咨詢師有一套完善的考核晉升體系。因此心理咨詢師培訓費用也是平臺的一大收入來源。
  • 推廣:首頁banner作為其平臺廣告位,通過廣告位的租賃實現收入。
  • 課程和測評:用戶選擇付費的心理課程和心理測試服務,平臺可以獲得收益。

綜上所述:壹心理和壹點靈的產品策略不同,因此兩者的盈利模式略有不同。除了相同的廣告收入和付費心理服務(心理咨詢、心理課程、心理培訓、心理測試等),壹心理是在拓寬心理服務的廣度,因此多樣的心理服務如聽書冥想也能實現營收,同時注重用戶體系的培養,設置了會員體系,實現一部分營收。而壹點靈的策略是實現心理咨詢的深度,精力在提高心理咨詢的獲客率上,因此主要營收在于心理咨詢服務的抽成。

五、總結與建議

5.1 SWOT分析

5.2 產品迭代方向

目前壹心理在整個互聯網心理服務領域屬于頭部玩家,但市場情況仍有諸多威脅阻礙產品的快速發展,屬于產品有優勢、外部有威脅的狀態。現階段更采用多元化戰略,利用產品優勢回避或減輕威脅,最終轉為機遇。保持領先的市場地位,做好潛在威脅的應對策略,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能夠穩住腳跟,看準市場動向,把握產品方向,鞏固市場地位。

5.2.1 產品層面迭代策略

  • 新增用戶標簽功能,用戶可以標記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或服務,實現個性化的推薦。
  • 優化后臺用戶管理系統,記錄用戶行為,針對付費用戶實現精準推薦。
  • 優化問答模塊功能,降低用戶使用時的學習思考成本,形成極致體驗。
  • 建立行業規范,提高平臺準入門檻,逐漸在業界形成良好口碑。

5.2.2 運營層面迭代策略

  • 優化現有智能客服功能與用戶運營方案,提高心理咨詢和心理課程的獲客率。
  • 基于現有較大的用戶量,根據戰略目標強化社交功能,突出分享功能,不斷提高用戶之間的互動體驗。
  • 篩選高質量的用戶內容,包括優惠活動信息和內容文章,激勵用戶持續地產出有價值的內容,提高用戶黏性,同時保證拉新與留存。

 

本文由 @zio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協議

給作者打賞,鼓勵TA抓緊創作!

快速連結:品牌行銷點點讚

GOOD485885CE4EED


危急時刻,12個穴位或能救命!凍胚移植前激素條件中醫治療 中醫如何治療頸椎病原則和方法魚鱗病是什麼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dq91qd49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